欧洲杯 BetVictor Sports(伟德体育)国际官网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,2024年10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93.1万辆,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.1%,为近年来最高水平;1~11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为65.1%。继2023年超过50%以后,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仍保持着增长的态势,虽然2024年全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恐难以突破70%,但超过六成已成定局。在过去四年,中国品牌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8.4%,增长到2021年的44.4%,再到2023年突破50%,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。
2024年11月,比亚迪又创纪录,单月销量突破506804辆,连续两个月突破50万辆大关。1~11月,比亚迪乘用车销量已达374万辆,而往年的国内车企销冠——上汽在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为353万辆。比亚迪首席科学家、汽车总工程师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发表演讲时透露,比亚迪2024年累计销量有望达到425万辆。按照现有的发展势头可以预测,比亚迪应能和上年一样,继续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,同时也将第一次坐上国内汽车厂商销冠的位置。11月18日,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举办,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:敢想敢干敢坚持,才让比亚迪走到了今天。
2024年8月5日,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排行榜,我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,其中汽车领域10家企业上榜,排位同比多数都有上升。其中,奇瑞第一次上榜,以391亿美元营收位列385位;上汽依然在入榜的中国十家汽车类企业中位列第一,在总榜中排名93位;比亚迪连续3年入榜,2024年排名第143位,比上一年提升69位,在整个榜单中是年度排名升幅最大的车企。9月11日,中国企业联合会、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“2024中国企业500强”,共有24家汽车产业相关企业上榜,其中上汽、华为、一汽、比亚迪和山东魏桥入围50强,有18家相比去年排名上升。
2024年3月,随着小米汽车首款产品落地,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突然“走红”,这让不少车企高管纷纷看上了打造“个人IP”的甜头。在随后举行的北京车展上,除了车展首日两位“顶流”——雷军和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以外,“蔚小理”创始人竞相串场合影,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尹同跃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迎来了“高光时刻”。此后,传统阵营“四老汉”尹同跃、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、魏建军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亲自下场直播,到哪吒前CEO张勇进厂拧螺丝,再到阿维塔、极氪等品牌旗下高管入驻微博,汽车圈的流量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。但到了下半年,车企慢慢开始对“流量”祛魅,打造高管个人“IP”的必要性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与讨论。
2024年多家汽车企业在品牌战略方面做出了调整。有些企业选择了品牌整合与收缩,10月28日,上汽乘用车正式宣布,出走三年的飞凡汽车重新回归上汽乘用车阵营;吉利于10月9日宣布几何品牌正式并入银河品牌,吉利新能源将聚焦打造银河品牌,几何品牌(GEOME)从此将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,并在11月14日发布公告,称对领克进行了股权结构优化,极氪将持有领克51%股份,以推动极氪和领克进行全面战略协同。与此同时,有些企业推出了新的子品牌,小鹏汽车在2024北京车展上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MONA,蔚来则在一年内连推两个新的子品牌,其中,乐道于5月15日正式发布,萤火虫在12月21日发布。
2024年,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,多家造车新势力开始走向市场的边缘,面临或被淘汰的命运。8月8日,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作出决定书,决定受理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(江苏)技术有限公司预重整申请;9月,合创汽车上海分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;11月19日,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案件。大运集团回应称没有破产,但正在重整新能源汽车板块业务;12月11日,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全员会议上承认面临资金问题,随后极越陷入停摆并引发了一系列风波;12月18日,哪吒汽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方运舟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。此前宣布张勇不再担任CEO一职时,方运舟发全员信坦诚困难,表示将实施改革。
从2023年开始,国内汽车市场就开启了几乎无休止的“价格战”,不少车企深受其害却又不得不跟进。2024年7月中旬,宝马中国宣布将在下半年更关注业务质量,并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地推进市场布局。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宝马有意退出“价格战”的信号。此前早些时候,奔驰CEO康林松曾表示不会加入“价格战”,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高德乐同样曾表态“尽可能不参与‘价格战’”。下半年刚开始,BBA三家豪华品牌就都转而采取了“降量保价”的新策略,纷纷上调车型售价。与此同时,蔚来部分车型的优惠政策也进行了调整,蔚来ET5、ET5T、ES6和EC6四款在售车型的现车优惠将减少3000至5000元不等;沃尔沃虽然在终端仍有不小的优惠力度,但对分期政策进行了调整,分期将从五年贷款提前一年还款,变成五年贷款两年提前还款。
小米汽车从上市起,就开始了“开挂”的一年。2024年3月28日,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正式上市,售价21.59万元起。随后,小米SU7的交付量一路上涨,到11月18日突破10万辆,到12月1日更是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,小米汽车当年全年交付量目标已提高到13万辆。12月10日,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——小米YU7出现在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中。此外,根据7月12日工信部发布的新产品公示内容,小米汽车的企业名称改为“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”,产品尾标也从“北京小米”变为“小米”,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已获得独立造车资质。
在中国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2024年,一些合资车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3月,广汽集团内部出现资产重组,集团董事会通过决议,同意将旗下的湖南智享汽车管理有限公司100%股权转让给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。广汽埃安斥资超20亿元接下了广汽三菱的剩余资产。此外,广汽集团还在9月完成了对广汽日野的增资扩股,变更完成后,广汽集团持股比例上升至89.72%,成为最大股东,日野汽车持股则从50%下降至4.83%;9月,腾势发生股权与工商变更,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至100%,原本持股10%的梅赛德斯—奔驰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退出。腾势汽车董事会席位方面,原董事、梅赛德斯-奔驰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Hans Georg Engel退出。
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特别推出了“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”之特别策划——“国车致敬国门”打卡活动。5月10日,在第8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日,“国车致敬国门”打卡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,10家中国主流汽车企业及其代表性车型汇聚北京,在举行了启动仪式后,进行了车队巡游,途经、鸟巢、CBD等标志性建筑地,开启十大国门打卡之旅,携手展现中国汽车品牌的魅力和实力,以及中国主流车企的使命与担当。